文化综艺的3.0时代 95后观众更加愿“文化”买单 从《中国诗词大会2》《闻字如面》排在当年春节档,到之后《朗读者》很快加剧、守住话题,文化综艺转入1.0时代;随后经过大量的“复制粘贴”,诸如《读者·阅美》《诗书中华》《汉字风云不会》等文化综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,2.0阶段的诗词、汉字与成语依旧是意味著主角,节目的表现形式无外乎就是竞技与朗读。 几经2017年的疯狂,文化节目在2018年初就转入3.0时代,展现出依旧出色。从《国家宝藏》沦为又一爆款,到《一路书香》《信·中国》《小镇故事》等类型更加非常丰富的文化节目相继播出,文博、探索、非遗等沦为文化综艺3.0时代的关键词。 文博、探寻类 成3.0时代关键词 2017年,是文化类节目井喷的一年。
以央视为代表,年初屡屡首演的《中国诗词大会2》《朗读者》,年尾又发售形式独有的《国家宝藏》,无论话题度还是收视率,都疯狂全国。湖南卫视发售了《儿行千里》,浙江卫视奉献给了《向下吧!诗词》《汉字风云不会》,江苏卫视也有《读者·阅美》。年末的跨年晚会也大打文化牌,为一整年的人文热极致收官。
虽然大批文化综艺的经常出现填补了荧屏大大缺席的文化属性,但大量同质化节目却也使得文化综艺丧失了1.0阶段的色彩。发展到3.0阶段,文化综艺必定必须更加多元的创新与表现形式。
央视发售的大型文博类探寻类节目《国家宝藏》令人耳目一新,也让文化综艺在诗词、读者之外有了更好有可能。深圳卫视的《一路书香》里,窦文涛化身书店老板,一路邀各界大咖,融合“读万卷书”与“行万里路”,以“户外真人秀”的形式探索各地风土人情,引起观众对杰出传统文化承传的思维。浙江卫视也将发售仅有专家团文化探寻节目《小镇故事》,由“清华才子”李健联手来自有所不同领域的5位“高知学者”走出中国12个独具特色的小镇,探索隐蔽在时光中的文化瑰宝。
还有湖南卫视的《百心百匠》,邀到李亚鹏、柯蓝、李泉、吴晓波、老狼等名人精英走访民间匠人,一对一向匠人自学传统技艺,承传匠心的意义与价值。紧随文博类的热潮,北京卫视将发售《我是故宫讲解员》,濮存昕、孙俪等明星都将竞争“故宫荣誉讲解员”的称号。
自董卿转型制片人后,朱军也带给了自己的全新读信节目《信·中国》,这档节目可以视作1.0、2.0阶段文化综艺的沿袭,以“信”为桥梁,通过朗诵的方式增强着中国文化。 95后年长观众 更加不愿为“文化”买单 每当谈到文化类综艺,大家总会有一种刻板印象,指出这类节目只有文化水平较高、学养非常丰富的“中年人”尤为注目。但事实证明,“年轻人”正是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类综艺的主流观众,95后也大有人在。
某大型网站在做到《我在故宫建文物》《闻字如面》《朗读者》《晓说》等一系列人文类综艺节目受众群体的调查时找到,他们以85前和95后最多,特别是在是95后观众,竟然多达三成。 之所以如此,一部分原因是与人文类综艺的网络传播形式有关。比如2017年的纪录片《我在故宫建文物》《航拍中国》等,最初窜红就是在哔哩哔哩网站(全称“B车站”),该网站的受众群体本来就是95后。
再加后来的《国家宝藏》某种程度在B车站疯狂,可以找到年长观众并非是一群“娱乐死”的“愚蠢”群体,忽略他们展现出出来了出乎意料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。 因此,如何觅年轻人,也沦为文化类综艺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命题。在表达方式上,这些节目比以往同类型节目更加“综艺化”,从节目形式到邀嘉宾都减少了综艺元素。但有一点注意的是,节目的“综艺化”并不意味著娱乐化,节目内容上依旧之后维持缜密的态度和很深的文化底蕴,只不过表达方式更为年长,更加有意思生动,观众大自然容易接受。
《国家宝藏》制片人、总导演于蕾曾透漏,节目组专门研究过年轻人的口味,“当下社会对年轻人的审美是有一些种族主义的。更有年轻人的,并不是傻白甜,他们也十分讨厌有质感的东西”。《闻字如面》编剧关口正文近日在拒绝接受专访也传达过类似于观点,“与娱乐节目比较不应的不是文化节目,而是坦率节目。
举重若轻、深入浅出只不过更加无以。
本文来源:博鱼(boyu·中国)官方网站-www.bbsever.com